这是该转接环面世时的新闻:http://tech.sina.com.cn/digi/dc/2010-05-21/09184215925.shtml

鄙人的机子刚从尼康D90换成佳能5D,我的镜头是胶卷头为主,但是还有一个数码头腾龙90微距(90mm f2.8)是没光圈环的,直接转接就只能用它的最小光圈(f32)进行拍摄。于是昨天下午(25号)便开始头脑发热地对一个100出头的尼康转佳能有电子触点转接环进行改造。这类转接环的结构非常密闭,只有一个顶针的地方可卸下作为出口。改造期间主要尝试了用尼龙细线引导的方法,但最后因低效且易损耗放弃了这个方案。反复折腾到了今天(26号)的五点多终于完成了全金属零件的最终方案:
这是转接环原来的样子:http://item.taobao.com/item.htm?id=5604026789

图片在下面:(实在是太累了,只是随手拍了一下,请见谅!)
图一:转接环装在镜头上时后口的外观。(零件几乎全为去皮的回形针,主要结构包括 挡板、制动钩、调节拨杆以及制动钩与调节拨杆间的活动关节)
图二:转接环的正反面。可见拨杆位置是经过打磨获得活动空间的;整个联动机构只是简单的经过适当扭曲的三个关节。
图三:光圈的调节。位于过渡部分的光圈值目前还不能准确地确定,但不影响平时使用。
图四:装在机身上的效果。并不显眼,日后打算弄得好看些舒适些~
这次动用的工具主要是热胶枪、低功率小电钻、各种螺丝刀、打火机、尖嘴钳,当然还有快用残的双手~
这是第二次改造转接环,虽然一样很折磨人,但是身为机械控总是有热情将它一口气完成。
谨以此帖与图虫的各位同好交流~感谢大家观看~~
补觉去也……